索 引 號:
信息分類:
建制沿革
發布機構:
發布日期:
2025-03-19 09:21
標題:
建制沿革
文號:
時效:
建制沿革
發布時間:2025-03-19 09:21
來源:陽高縣地方志辦公室
夏屬冀州,戰國時為趙國代郡屬縣,名高柳。秦仍為代郡之地。西漢置西部都尉治,同屬并州刺史部代郡,境內還有道人縣、參合縣。新莽建置未變,道人改道仁。東漢領高柳、桑干、代等11縣,屬幽州刺史部,參合縣廢除。靈帝末年,高柳縣廢除。晉復置,仍稱高柳。北魏永熙年于縣置高柳郡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,置恒州治平城,轄代、善無、高柳等6郡,高柳郡治高柳,轄高柳、安陽(今陽原縣南)2縣,北齊時郡縣俱廢。唐設都督府,貞觀十五年置清塞軍,屬河東節度使河東道。遼在今白登建長青縣,屬西京大同府。金大定七年(1167) 改長青縣為白登縣,屬西京大同府。元至元二年(1265)廢白登縣為鎮,后復置縣,屬河東山西道大同路。明洪武初廢白登縣,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陽和衛,屬山西行都指揮使司大同府所轄。洪武三十一年(1398)筑陽和城,又稱陽和營。宣德元年(1426)移高山衛同治,置陽和通判,屬大同府。清順治三年(1646),陽和高山合為陽高衛。雍正三年(1725)改為陽高縣,明、清至民國間概屬大同府。1949年1月屬察哈爾省雁北專署。1952年10月復歸山西省,為雁北地區所轄。1993年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并隨屬大同市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
三晉通APP
晉公網安備 14022102000005號